电影《不虚此行》开始路演了,这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影片,片尾曲中有一句所有表达爱的举动都应该趁早,莫名有一丝共鸣,可能经历多的人更喜欢这部电影。那么《不虚此行》好看吗》?下面八宝网小编带来介绍。
《不虚此行》,好影片,值得一看!
我相信会有朋友对这部电影有微词,有不同的看法,甚至评价可能出现两极分化,但是不得不说,这样充满文艺气息,明明是几个故事叠替着讲述,却给人娓娓道来的感觉,是真的很戳我的点。
剧本非常扎实,基本上,我提出来的每一处疑问都能在影片中找到答案,每一个故事都能在主角身上找到成长的呼应,有太多台词值得反复回味,比如“过期的,过时的…”、比如“口音被北京冲淡了”、比如“不是软弱是善良”,比如“死亡被最大化的稀释,而活着如此浓烈”……那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动,或许没有让我潸然泪下,却让我的内心涌动起一股暖流,久久不能平静。
导演很有创意,有一个字灵的设计,那是男主角闻善的心结,也是他的梦想,梦想永不落幕,消失的又是新生,我似乎也随着闻善的成长而成长了。平凡的人物,平凡的事迹,无比真实的剖开生活展现给观众,面子是什么?陪伴是什么?身后事身后名又是什么?活着是什么?死亡是什么?惦念的又是什么?不虚此行,人生就像剧本,开篇都是提问,而解决问题是永远的课题,至于是否迎来辉煌灿烂,什么才是终章,是道隐无名,还是名垂青史,亦或是遗憾满满,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一个编剧如果编不出精彩的故事,那就只能怪他没有扎根生活,把思想埋进人民的土壤,好故事自然就有了。闻善作为一个暂时失败的编剧,却在悼词撰写行业大放光彩,最后,这些无比珍贵的经历和记忆,又很好的反哺到他之后的坚持创作中,一切发展的合情合理。
演员的演技自然是不必多说,举手投足刻画出性格鲜明的人物,绝对专业。闻善给母亲打电话说要回家那段,看得我鼻头发酸,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几声哽咽,几处隐忍,便把观众的情绪勾到最深处去了。
百态人像汇聚在平静的殡仪馆,或多或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电影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没有比这(殡仪馆)最干净的地方了”,这句话让我听的一愣,果然活人才是最难渡的。
人都是纠结的,表达真实的自我太难了,在乎他人的目光和评价,在意父母爱人孩子是否满意,总是不断的鞭笞反省,总是反复循环在茫然无措之中,却忘了太阳每日升起,只要人还在,人间还在,便都值得。
影片围绕生死展开,在情感的张力控制上却极其克制,啜泣已经是满负荷,更多以故事线索来轻盈表达生者与逝者的情感交织。每个故事像散落的拼图,没有二刷的话可能会漏掉一些象征意象。如闻善陪方阿姨翻老相册前阿姨送给闻善两根樟木,与影片末尾闻善与母亲电话中索要樟木相呼应——香樟乃长寿之树,寓意生生不息。白客饰演的殡仪馆业务员表示看惯此地生死,谈恋爱后戒了烟,而方阿姨走后两人又一起抽上了烟,即使看过无数离别,面对认识三年的长者离去也不能真的轻松揭过。闻善初识邵金穗,两人聊到女孩故乡甘肃天水,闻善提及当地特产花牛苹果,后来邵金穗回乡后,闻善吃苹果想到她,也终于用了“年轻人”的方式拍照记录此一瞬的美好。这些细节让主人公心态的转变推进更真实。
再说人物。闻善的初始状态就像一张皱起来扔在垃圾桶里的废稿纸,偌大北京城无所依的外乡人。人前身姿佝偻,在家倒挂金钩;人前木讷的神态下,内心其实已经洞察了客户本质的需求。胡歌老师在真实与克制的大前提下,细腻表演出了主人公从精神垮塌中复健的过程。闻善为悼词奔忙,客户口中的高水准究竟如何,全片中仅在方阿姨的追悼会上由闻善亲自念出,篇幅少少而掷地有声,着实惊艳。
散装小尹碎片式登场,实际登场的每个点都是在折射闻善接触新的委托人后发生的心态变化,每次现身的构图和光影都非常有趣,人物面部甚至有过若干次抽帧模糊处理。到故事的最后,表层是闻善满足小尹的愿望给他换了造型,里层是闻善接纳了“普通人也能当主角”这个观点——小尹并不非得是185cm70kg的偶像剧大帅哥,镜子里的他拥有了闻善的同款发型、同款衬衫,意味着闻善也就是小尹,将作为普通人,去写出自己的故事。
在这样一部现实题材影片中,导演“任性”设计了主角与小尹的映射,虽为巧思,但实现起来挑战不小。吴磊出场虽不多,每一场的演绎都恰到好处,是虚影但不出离,有顽皮但不跳出闻善真人性格的边界,整体呈现效果极为妥帖,分寸拿捏正好。
最后,个人认为《不虚此行》的结构、场景设置、表演方式都很像话剧。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继续关注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