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尚健道网导读:生活中总会有些人做最多的活,吃最差的东西,然后期待越高的奖励,得不到时做越多的抱怨。
很多人总是期待自己付出得越多,得到越多。就如一个很平常的例子,家里最爱吃剩饭的奶奶,第一次饭没有吃完,第二餐的时候她会抢着来吃剩饭,这本来是一件值得感动的事情,但事情的发展远不止如此,她会抱怨,为什么她吃了剩饭之后,你不好好学习,你不找一个好女朋友,你不努力工作,我都这么委屈了,你为什么还达不到我的期望。
先讲个X女士的故事。
X女士是芸芸众生中再普通不过的那一个,但是,在她自己的人生剧本里,她是这世上最悲情、最无辜、最委屈的人。她是一个女儿、一位妻子、一位母亲,也是一个儿媳。而且,在她所处的强调温良恭俭让、强调利他和付出的文化中,她以上种种身份角色之前都足以加上一个“好”字。她勤俭节约、孝敬长辈,对丈夫和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在吃穿用度上,永远把自己排在末位。她不断付出,也为因此赢得的赞誉而得意。
但她并不快乐,她总在无人处向孩子倾倒心中的不满与怨恨,说丈夫无能、公公强势、婆婆懒惰,说受父亲强迫嫁得不如意,说自己牺牲了种种却没有人领情,说如此人生不如去死。尽管如此,她也并没有去死,也没有改变,而是一如既往地苛求自己(或许也在苛求别人)、一如既往地付出、奉献和牺牲。所有她付出的对象和这文化里的其他人都默认了她在道德上的高位,她的声音越来越响,传递着让听者羞愧的指责,无非是“我干活多,你干活少”、“你吃得多好,我吃得少不好”、“你穿得好,我穿得不好”云云。可是,别人让她少干活多享受,她又不肯,她觉得那是一种罪恶,抑或觉得会因此失去被肯定的资格和要求别人的理由;别人拒绝她的付出,她则斥责别人不识好歹。
她的付出里不可能没有爱的初衷,但她的爱是扭曲的、是自以为是的,所以她爱得太累,被她爱的也人痛苦不堪。她的付出、她的爱从来不是为了让别人成为他自己,而是为了让老人贤惠、让丈夫顺服、让孩子听话、让这个世界为自己掌控,这是她掏空自我之后唯一能够确认存在、体验安全、获得自信的方式。至此她反转了付出与索取,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不断侵蚀他人的自我,理由是“我为你付出了所有”。好好一段人间情世间爱变成了强买强卖,掏钱的并不乐意,却不由自主地极力促成买卖,撒泼扮弱、声泪俱下:你不卖也得卖,钱你必须收下,东西我也必须拿走。
这是X女士的故事,关于付出、关于奉献和牺牲,也关于爱。这个故事也许典型,却并不夸张,你总能在一些人身上看到X女士的影子。
昨天有人在微信群发动了有关“什么是爱”的主题讨论,回应里“爱是付出”、“爱是百分之百的全然付出”赫然在列。说真的,一看到爱被付出诠释,我就毛骨悚然,俨然看到了一批带着爱出发的人有朝一日变得苦大仇深,让人敬而远之。
安·兰德在《自私的德性》里批判利他主义向人们灌输重视他人是无私行为的观点,认为这一观点“暗示了人不可能对他人产生任何兴趣;暗示了重视他人意味着牺牲自我,暗示了对他人的任何爱、尊重或者崇拜都不会成为自己的快乐源泉,而是对自己生命的威胁,是向他爱的人签了一张牺牲的空白支票”。我很赞同这一批判,当爱被等同于付出时,似乎就在表达爱意味着自我让渡、自我牺牲,这样的爱不仅会误导爱的主体自我放弃,也会给被爱的人带来压力(毕竟,在他人的牺牲之上成就自我或者建立幸福是让人内疚的)。
实际上,大多数付出者并没有那么伟大,他们之所以选择付出并非因为别人需要他们付出,而是因为他们自己需要付出,一方面,在利他文化的暗示下,不付出意味着承担更多道德压力,另一方面,付出是一种得到的手段,好比人们买彩票是为了中奖。这样的付出不过是冒用了爱的名义,本质上很难说是“爱”。中国传统女性大多深陷这种“付出”的陷阱,类似“伟大的母亲”这样的高帽子让人深以为当母亲不容易,除了过度关注和在意付出,很难从中发现收获、找到乐趣。
有时我们为了所爱之人的利益需要有所作为,很多人理所当然地把这种作为理解为付出,但实际上却是我们对自我私利的捍卫,因为“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帮所爱之人“安好”,不过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的“晴天”。所以,我们的作为既不是付出,也不是牺牲,而是忠于自己关于爱与幸福的信念和价值。如果我们一方面强调自己对所爱之人的爱,另一方面却在所爱之人需要帮助时无所作为,或者做出了违背自我信念和价值的行为,漠视或者阻碍所爱之人对自我实现的追求,那么,我们就会因为对自己的不诚实而陷入不道德。
其实爱本来就是一个自我满足的过程,“仅仅由于存在自己所爱的人,就可以从中深深体会到个人的、自私的乐趣”(《自私的德性》),“无私”实在是与爱相矛盾的,付出也无从谈起,因为,当你爱时,你就在得到,除非你所进行的不是爱或者你所关注的付出遮蔽了你应该关注的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