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都是捧在手上的掌上明珠,家里的老大。父母通常为孩子考虑好一切,孩子只需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就好,可是这样长大的孩子真的好吗?如何培养孩子的主见,培养主见有哪些误区。
尊重孩子意愿,其实孩子很多时候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应该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给他自主思想的机会。
例如,带孩子去超市购物,可以问他自己想买什么。带孩子出门,可以问他想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带孩子去旅行,可以问问他自己觉得要准备些什么东西等等。
用启发式的话语代替命令,耐心倾听孩子讲的每一句话,鼓励并引导孩子自由地表达思想,既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当孩子为自己所做的事与爸爸妈妈争辩时,爸爸妈妈千万不能斥责孩子"顶嘴",要给孩子充分的辩解机会;当孩子与他人争吵时,我们也不需要立即去调解纠纷,可以在旁聆听和观察,看他说话是否合理,是否有条理。这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大有益处。
带孩子外出玩耍时,在保证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切忌随自己喜好而不顾孩子的感受。
不少孩子在玩游戏时,并不想让成人教给他们游戏规则,更愿意自己决定游戏的方式,并体验其中的乐趣。我们可让孩子自己选择玩具和玩的方法,这样做可以极大满足孩子的自主意识,帮助他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
孩子的模仿性是超强的。别人怎么做,他也照样做,容易盲从,难免产生不当的言行。
对孩子来说,家长和老师就是自己心目中的权威。再加上有些家长习惯于替娃包办一切,这就更易造成孩子唯命是从,不敢违背、甚至不敢去想违背师长的意愿了。
更有些爸妈因为工作忙,便缺乏了亲子之间最为必要的沟通。不理解孩子,往往造成孩子的畏惧心理,对事情开始不敢放手去搏。
父母一手包办,我们都习惯照顾孩子了,总是不知不觉去帮孩子做这个做那个,但是孩子总是在长大呢,小时候需要父母去替他们做决定、作安排,长大的孩子需要自己面临问题想办法解决。
在生活中请多给宝贝“自己作主”的机会。如:“如果这事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去想?”“如果让你去组织这次活动,你会怎样安排?”充分地信任孩子,大胆放手让他们去设计、去计划,去安排,去实践。孩子没有主见,多半是因自信心不足,或自幼受长辈保护过度,不敢甚至没有机会来培养自我主张。
用启发式的话语代替命令:“这张计划表是我们共同制作的,是不是要遵从也不是妈妈的事情,作业完不成的后果我想你应该明白。孩子,希望你能对自己负责,我相信你。”
诚然,对孩子漠不关心的父母一定不是称职的父母,但用制度强求孩子,并非理想的教育。唯有以父母为主的身边所有的人,给予孩子深切的理解和信任,才是教育的起始。
教孩子学会说:“不”,破除孩子对权威的迷信。在生活中家长有意出错,让孩子挑出错误的地方。然后告诉孩子:无论大人还是小朋友,都有可能出错。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孩子便不会盲从和模仿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