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社交能力差怎么办,有不少孩子都会有点见到别的孩子会害羞,那么要怎么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呢,八宝网小编就来说说吧。
孩子害羞、怕生,成了很多父母的困惑,到底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呢?
对于孩子来说,社交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阶段特征。
5-8个月:
孩子对熟悉的人和陌生人开始有了清晰的区分。
跟经常在身边照顾的亲人,能保持良好的互动,但是一遇到陌生人,便显得不安起来。
这个阶段,大部分孩子被陌生人抱的时候,会大哭起来,就是我们俗话说的“认生”。
1岁左右:
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他们开始通过声音、指指点点表达自己的意图,这个阶段的孩子依然有“认生”的表现。
对于同龄的小朋友,他们最多相互观察一番,距离近了,相互摸摸甚至拍打、抓挠,不会有太多的互动。
2-3岁:
孩子的不同性格开始展现,外向的孩子跟感兴趣的陌生人滔滔不绝地交流;
内向的孩子则比较抵触见人打招呼等行为。
但大部分孩子与陌生人接触一段时间后,也会表现出交流的欲望。
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有物属意识,并且认为视线范围内的东西都是他的。
同龄小孩之间的互动也比较少,通常各玩各的,不能合作一起做游戏。
但他们会捍卫自己的“领地”,相互争抢玩具。
3-4岁:
孩子开始进入幼儿园,从家庭生活模式转变为集体生活模式。
在一段时间的适应后,他们渐渐开始会互相合作做游戏,相互追逐打闹、相互模仿。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慢慢地学会了分享和妥协,逐渐固定自己喜欢的朋友。
4-6岁:
同龄的孩子会比较容易互相交流,而孩子在学校也会有固定的玩伴。
他们相互之间清楚对方的名字,甚至更多的个人信息,并且从一对一的交往模式转为群体交流。
爸妈们平时可以在家里做一些小游戏,来培养和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1、跟我这样做
规则:
家长先引导孩子,一边做一个动作,一边说“请你跟我这样做”。
孩子在观察后,一边模仿家长的动作,一边说“我就跟你那样做”。
孩子学会后,也可以做游戏的主导者,让家长模仿他们的动作。
目的:
让孩子集中注意观察别人,听懂成人的指令,并且模仿、照做,有助于孩子在与其他人相处的时候,把注意点从自己转移到别人身上。
小提示:
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家长可以想一些夸张、搞笑的动作。
和儿子做这个游戏的时候,第一次我和孩子爸爸做了示范。
我们设计了捧腹大笑、疯狂摇头、单腿跳、大象鼻等孩子平时喜欢的动作,三个动作后,儿子便摸清了游戏规则,哈哈笑着便跟我们玩起来。
我们把两只手都笔画六的姿势连起来放在鼻子前,装大象的鼻子,一边在儿子额头前晃着,一边说“请你跟我这样做”。
儿子竟然细心地让我们蹲下来,边说着“我就跟你那样做”,边也同样的姿势在我们额头前晃。
游戏持续一段时间后,孩子参与度很高,观察的也越来越细心了。
为了设计新动作,儿子从以前不敢看外人,变得爱去观察别人,买菜、结账等动作渐渐出现在儿子的设计中。
2、请你帮帮我
规则:
父母设计一个需要帮助的场景,比如在商场走失、妈妈突然生病晕倒,指导孩子向别人求助。
父母可以先扮演孩子做示范,然后引导孩子独立求助。
目的:
让孩子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不慌乱,鼓起勇气寻求帮助。
小提示:
在这个游戏中,家长可以教孩子记清父母姓名、电话、住址等信息。
有条件的父母可以利用警服、白大褂、西服等让角色更加形象生动,引导孩子遇到困难找警察、医生、销售员等群体求助。
仔爸是警察,我们第一次玩这个游戏,爸爸就穿上警服,我扮演走丢的小朋友,找警察帮忙。
示范了两次后,3岁的儿子已经可以跟“警察叔叔”准确描述妈妈的名字、电话、单位了。
以后的游戏中,我们设计了不同需要帮助的情景,小朋友已经可以独立地向我们扮演的各种职业的陌生人求助了,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很多礼貌用语。
3、小小快递员
规则:
准备一顶红色的鸭舌帽,一个漂亮的小盒子。
用动画片《超级飞侠》引导孩子,让他们扮演“乐迪”快递员的角色,到处送包裹。
开始送给家庭成员,一段训练后可以在来客人的时候玩这个游戏,再之后可以让孩子给熟悉的邻居送包裹。
为了鼓励孩子走出去,可以跟孩子和邻居约定好,设计一些星级卡。
孩子给邻居送一份包裹,根据服务态度获得几个星级的卡,凑够几个星,可以获得一个玩具或者其他可行的愿望。
目的:
通过游戏让孩子掌握一些与人交流的用语,通过奖励,让孩子最后能走出去,由于角色需要送快递,就不得不和邻居交流,让他们主动与外人打交道。
小提示:
对需要沟通的邻居一定要足够的熟悉,可以跟邻居准备些特产等小礼物让孩子送去,并且在父母的监督下完成游戏。
第一次给邻居送“快递”的时候,我们跟对面的奶奶做好了充分的沟通,用孩子心仪已久的带房子的芭比娃娃“引诱”儿子。
同时跟儿子说“我们又认识奶奶,奶奶上个月还给你好吃的花生呢”,以此降低孩子的抵触心理。
经过几次的鼓励,孩子终于在我们跟邻居沟通了四次之后,迈出了第一步。
我们就站在门口看着他,孩子从开始的怯生生,变得越来越淡定有底气了。
送过几次“快递”后,儿子竟主动问奶奶上次送去的柠檬糖好不好吃,老母亲乐开了花。
4、送出问候卡
规则:
和孩子一起设计一些漂亮的卡片,上面写上孩子的乳名和一些问候语,让孩子当名片一样送给别人,介绍自己,交朋友。
开始送给家庭成员,然后可以邀请一些亲戚朋友家的小孩和孩子做游戏,还可以让孩子随身携带,在小区广场或者游乐场送给感兴趣的小朋友。
目的:
小孩子之间的交流很简单,伸手就是朋友。
通过漂亮的卡片,让孩子有个伸出手去的由头,更顺畅地跟小朋友打成一片。
小提示:
卡片上注意不要透露个人信息,设计一定要漂亮吸引人。
如果画功不够,可以用贴纸来凑啊!热播动画片的贴纸,可以让小朋友瞬间定睛。
其实小孩子,从内心里还是愿意引起别人注意的。
因为兜里揣着卡片,小朋友似乎有了交朋友的底气。
开始我们有意识地邀请一些外向的小朋友来家里做客,儿子远远观察一会儿。
等儿子默默地递过卡片,什么也没说,两人就神奇地成为了朋友玩起来。
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而怕生、不爱说话也是一些孩子成长过程中阶段性的现象。
家长对于孩子这种举动,不要过于焦虑,更不能动不动就给孩子贴上“怕见人”的标签。
孩子内向、怕生并不是洪水猛兽。
作为父母,我们要对他们保持足够的耐心,给予充分的鼓励,利用超市结账、吃饭打包等机会,让孩子去主动张嘴。
尤其是孩子开始张嘴的时候,我们要接受他们的不尽完美。
多说孩子表现的可取之处,帮助他们建立社交信心。
交流是每个人的本能需要,每一个孩子内心都闪耀着一颗明星,他们都渴望被理解、被鼓励。
让我们在游戏和生活点滴中,和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