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庭的孩子不是很愿意跟孩子说话,这种情况很让做父母的担心,但是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孩子不愿意跟父母说话,八宝网小编就来说说吧。
1、觉得不被父母理解
孩子的心声是:“我曾经尝试过跟爸妈说我到底在想什么,可我妈总是说‘你还小,不懂事,别胡思乱想浪费学习时间。’以后我就再也不说了。”
2、害怕父母责骂自己
孩子跟父母说“我喜欢这个女同学”,要不“我想尝试抽根烟”,父母亲往往脸色大变,立刻斥责:“你怎么可以有这样的念头,你知不知道我们所有的希望都在你身上?”想想看,孩子本来什么都愿意和父母说,但是父母的大惊小怪和责骂却使孩子退缩了,为了安全,他们干脆什么也不说了。
孩子教育
3、逃避父母给自己的压力
身为家中的独生子女,孩子从小就感受到了来自家人的关怀和寄托。家长们动不动就跟孩子说:“孩子啊,我们一家未来的希望就都在你身上了,你要努力学习,才能不辜负爸妈这么辛苦地挣钱供你念书。”孩子因此得到的信息是,年幼的他必须得承载一家人幸福的重责大任。如果他学习不佳,考不上好学校,接下来困苦不堪的不只是他,更是他的全家。在这种心理压力下,如果孩子又发觉他的能力无法满足父母亲过高的期望怎么办呢?孩子心中因此五味杂陈,有挫败感(我怎么考得这么差?)有愧疚感(我对不起爸妈!)也有不少的愤怒(都是你们逼我的!)最终的结果,往往就是孩子选择逃避,不去面对父母,也拒绝承受压力。
4、父母太过唠叨
如果问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跟老爸、老妈说话?”最常听到的回答是:“他们太烦人了。”“烦”是什么意思呢?青少年口中的“烦”,指的是爸妈总是重复要求他们做同样的事情,让人厌烦。对他们而言,不断地重复,意味着巨大的压力,不断地重复,也意味着不相信他们有能力。换句话说,当父母亲唠叨他们之时,孩子收到的信息是“你永远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即使你一米八零,年龄也已经十六岁,但在我眼中,你永远是那个长不大的,没有能力自主的孩子。”一心想做成人的孩子,当然不愿意陷入如此的困境当中,所以就索性不开口,消极地抵抗来自父母的唠叨。
5、对父母心存芥蒂
有些孩子不开口的心理成因就更深层许多,例如小时候父母亲不断打骂,孩子心理上留下了创伤。过去心中的不满和积怨,使得青春期的孩子选择用“不沟通”的方式来惩罚父母。这其中的潜台词是“既然你以前让我那么难过,现在我也不给你你想要的,让你尝尝不好受的滋味。”因为孩子深切地知道,听话以及和父母说话,是父母亲很希望他能做的事:“既然如此,我就善用这个筹码,不让你们(指父母)如愿以偿。”
孩子说,从小到大,无论给父母说啥,都好像没听见,说也没有用!这句话就说出了问题的核心。
父母比较专制,总认为孩子小,做什么决定也不和孩子商量,从来没有倾听过孩子的心声!尊重过孩子的决定。
孩子可能尝试过无数次,知道说了也白说,孩子还愿意说吗?
孩子说,成绩不好爸爸总是打骂,内心特别想对着干!让父母不如意自己感觉特别开心!
爸爸反馈,本来孩子学习还可以。自己长期在外,管的比较少。初三那一年,自己准备好好管管,结果越管成绩越差!最后,孩子对学习彻底失去了兴趣。
这就是青春期孩子的特点,渴望得到尊重和认可,渴望获得自主权,渴望成为独立的个体,能够自己做决定!
这是孩子成长成熟的标志!如果不懂得孩子成长的规律,一味控制,甚至压制!可能表面听话、顺从,内心软对抗!也可能随着孩子的长大,有能力的时候直接对抗!结果都是教育的失败!
①《麦田里的守望者》里有一个非常好的词:守望。其实这就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感觉,不管不行,管太多孩子又嫌烦。在管与不管之间的界限就是“守望“。与孩子的沟通中也是一样,当孩子有情绪,不想和你聊学习的时候,你可以尝试以下4种方法:
② 停下主观判断,抛开成见和偏见,在认真倾听的态度下,让孩子愿意开口。
③ 用平和的语气语调,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多说理解和鼓励的话语。
④ 与孩子共同寻找各种解决方案,找到困难和方法,而不是责备和一句话鼓励。
⑤ 当孩子还是拒绝对话,发脾气,你可以等他冷静下来,必要的时候一个拥抱就能让情况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