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是人类的好伙伴,但并不是所有人对动物都是友好的,最近在网上多次看到虐待动物的新闻,让人心惊,让人忍不住想问,施虐者是一种什么心理,那么,喜欢虐待动物的人是什么心理?为什么有人喜欢虐待动物?下面八宝网小编就来说说。
虐待动物的行为,对于施虐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特征:
1、教育认知问题
在成长的教育中,有关于尊重生命的内容缺失,甚至还会有一些发生在身边的虐待行为,比如父母长辈当着孩子的面有过多次虐待动物的行为,给孩子从小的心理就潜移默化的灌输了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价值观,从而造就了影响孩子一生的行为认知。
2、家庭暴力所留下的心理阴影
人们在遭受到暴力对待的同时会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具有同理心,能够对其它人或动物产生怜悯,并通过自身的遭遇而产生避免其它生命受到伤害的保护欲,另一种便是发泄心理,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和委屈,会向比自己弱小的对象进行发泄而找到心理上的平衡甚至是愉悦的快感,虐待心理无疑于就是后一种的表现。
3、取乐行为心理
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是一种较为自私的行为心理,完全的只是为了自己一时的高兴和兴趣,这种心理的产生可能是先天的,也有可能是后天成长过程中过多的接受到暴力娱乐内容和家长骄纵以及缺乏管教的因素,将自己是否高兴作为行事第一准则,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利益,严格来讲,如果你发现一个人总是以捉弄他人为乐,那么他很有可能具有虐待动物的“潜质”。
4、狭隘的“人类至上”心理
人类,地球的统治者,但同时与其它生命一样,也是与这个世界共存的,很幸运,我们在进化的过程中,拥有了智慧,站在了食物链最顶端,但拥有这份能力和优势的同时,更多的应该是对这个世界和其它生命担负起责任,但不少人却狭隘的认为自己可以理所当然的向这个世界无度的索取,包括其它生物的生命和自由。
综上,虐待动物的心理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来说都是来源于人性的内心负面性。
虐待动物的人背后往往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缘由,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追求利益
有的人以虐待动物获取利益为目的。
如今云养宠物产业日益兴盛,其中不乏逼迫宠物进行危险动作来博取关注的行为。轻微的虐待动物行为,比如惊吓式的逗猫方式、固定宠物身体摆拍等。
这种影音图片传播的背后是罪恶的利益链,以猎奇的方式吸引流量,再变现。
“树蛙雨中打伞”一图曾引得大家啧啧称奇,赞叹之余却被专业人士指出,这只蛙腿上的大块渗血显示它被外力扭伤过,只有无力反抗的蛙,才会任人摆布地摆成这个姿势。
严重的虐待动物行为,包括以残忍手段驯化动物为己牟利、偷猎野生动物获得动物制品等等不一而足。
例如东南亚罪恶的大象旅游业,所有用于骑乘和表演的大象在幼年时期都需要经历一个身心被摧毁的过程,并且这种“摧毁”将伴随终生。
2、欺凌弱小
有的人欺凌弱小使自我感觉良好。
欺凌行为是指施害者对被害者进行经常性的或者持续一段时间的恶意行为。
教育专家伊恩·里弗斯关于欺凌的研究中发现,欺凌者往往自我形象低落,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过于敏感,因此通过对其眼中的“弱势者”进行欺凌,使自我感觉良好。
更直白地说,这类人是典型的“欺软怕硬”,生活中没有其他能够建立自信的部分,只能以此来建立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
当这种人遭受挫折,通过欺凌弱小者来发泄负面情绪,手无缚鸡之力的幼儿、动物都可能是他们的欺凌对象。
这种人在生活中往往是失败者,因此试图在毫无反抗能力的小猫身上找到优越感。
3、人格异常
有的人属于人格异常,自私冷血,以虐待取乐。
心理学家罗伯特·黑尔将人格异常描述成:
“毫无良知和共情之心,自私自利、为所欲为。缺乏正常的伦理和道德感受,按自己的准则生活。他们倾向于使用冷血的、工具性的威胁和暴力来满足个人需要,无视社会规范和他人的权利。”
研究表明,人格异常的犯罪人比其他犯罪人更能从对他人的虐待中获得快感,罪行种类更多、情节更严重。
以上就是有关喜欢虐待动物的人是什么心理,为什么有人喜欢虐待动物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