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金刚川》放完很多观众都不愿意离场,甚至是彩蛋放完依然坐在座位上,沉浸在情绪当中,热泪盈眶,通过三段叙述的方式来描写一场战役,让所有人看到战争的残酷,电影金刚川有哪些细节和彩蛋?下面带来介绍。
电影《金刚川》是有彩蛋的,最后的纪录片的片段,出现了战士们遗骸归国和采访老兵的画面,让人看了忍不住落泪。
影片的开头,小战士说多希望我们有飞机保护他们,影片结束的时候,我们的战机把他们的遗骸接回来了。
视角的细节
《金刚川》,把整个故事聚焦在了“金刚川架桥”最为紧急的,最后半天。
管虎、郭帆、路阳三位导演打破常规,采用了三个不同视角的方式叙事:步兵、炮兵、美国空军。编剧葛瑞在接受《今日影评》采访时说到,“这三个视角之间彼此没有交叉,是完全平行的一个状态”。
什么意思?同样的一个事件,同样的时间节点,三个导演各认领了一个兵种,从他们各自的视角去展现这场战争,短短的半天攻坚修桥,成为了仿佛洋葱一层层剥开的罗生门。
它们就如同拼图一般,最终拼凑出一幅细致具体的“金刚川架桥”完整图景。
而正因为是拼图般,一块一块慢慢抖落,露出,展开,这场战争的所有细节,得以安放,可以一片一片,掰开了,揉碎了,庖丁解牛般,无比细微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大部队顶着树叶做的伪装,在树丛里掩蔽,哨声一响,你会发现整个树丛突然动了起来。
个体的细节
前几天,微博热搜榜上出现了一个数字:197653。这是抗美援朝战场上,为国捐躯的烈士人数。
在战争之下,这些数字,是一个个普通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情绪,有自己的感情和变化。
以往的战争片,已经注意到了“个体与人性”,但更多还是刻画展现我军的形象,而在《金刚川》里,这个视野被打开了。
它呈现的不止是我们志愿军,还有敌方——那些在天空翱翔的美国空军。
他们中也有逃兵,力劝自己战友早日离开战场——“我们呆得够久了,我们也有家。”
但是,他们中也有同样有着坚定意志的西部牛仔,驾驶着侦察机四处巡视,喝着便携酒壶里的酒,心里的台词是“天空属于我们”。
他们桀骜不驯,对我军充满了鄙夷:“他们的武器在我看来就像弹弓一样低能。”
在片中,两门炮兵班的高炮,就是苏联的M1939式37mm高射炮。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苏联向中国援助了大量的该型高炮,装备了101个独立高炮营。在1952年的“反绞杀”作战中,针对美国空军实施机动重点突击的轰炸特点,高炮部队采取“重点保卫、高度机动”的方针,保卫桥梁、仓库区的重点目标。
志愿军独立高炮第11营在开城地区的战斗中,击落美军飞机35架,该营2连3班,先后击落敌机10架,两次荣立三等功。这门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的防盾上喷绘的10颗红五星,就是他们辉煌战绩的见证。
该型炮口径37毫米,行军状态长6.04米,战斗全重2100千克。最大射程8500米,最大射高6700米,有效射高3000米(所以张译老师饰演的战士说打不到轰炸机,这点确实不怪战士们)。初速880米/秒,理论射速160~180发/分,战斗射速80发/分,使用曳光杀伤榴弹和曳光穿甲弹(曳光弹就是在电影中,可以打出轨迹的弹药)。
还有就是关于高射炮的弹药,之前在电影里,张译老师和吴京老师两位饰演的战士抱怨弹药少,这点确实是可以理解的,高射炮打战斗机的策略是炮火覆盖,利用爆炸和范围去杀伤,而并非像电影里那样直接去命中飞机的机体,所以用如此少的弹药,去进行一个防空,其实是很艰难的。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