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对孩子管教越多,孩子越差,父母的过度干预让孩子缺乏主见,只会依赖别人,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家长如何学会放手?下面八宝网小编就带来介绍。
过度干预,会削弱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许多家长在孩子上小学甚至上中学之后,仍然认为孩子还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动。
仍然像对待幼儿期的孩子一样“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从收拾书包、整理房间这些生活小事,到孩子的学习细节,比如何时开始预习复习、报什么课外班等,无不参与、无不干预,有时甚至直接替孩子作决定。
久而久之,孩子变得越来越依赖父母,变得不爱动脑,懒得思考,懒得操心,自主管理的能力自然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父母过度干预会让孩子没有主见,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处事经验比孩子丰富,在孩子生活中遇到困难或选择时常常直接干预,代替孩子做出判断,阻止孩子得到应有的锻炼与思考。
时间久了之后,孩子就会习惯性地让父母代替自己做决定,对父母产生强烈的依赖感,遇事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习惯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正常生活。
1、让孩子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
孩子随着成长,天生就有一种独立的渴望和需求,家长自以为为孩子好,帮孩子把各种事情都做了、安排了,反而剥夺了孩子学习和独立的机会,对他的成长有害无益。
家长不必成为孩子生命中无所不能的“超人”,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逐步放手,孩子自己的事情,交给孩子自己做、自己管理,他才能发展出自制力。反而太管事,包办一切的家长,孩子容易变得自私、懒散,不懂得自我管理。
2、让孩子有担当,培养责任感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犯错、闯祸是在所难免的,这个时候,考验家长的时候就到了。家长不能太管事,要帮助孩子直面自己的错误,承担自己错误的行为导致的后果,付出相应的行动。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承担责任,明确是非,言行有分寸。家长要明白什么事该自己管,什么事应该让孩子自己去承担,教育就会简单有效得多。
3、让孩子自行解决问题
有的家长有一颗守护孩子的心,会在教育孩子遇到困难或者犯错误时,总是忍不住冲在孩子前面帮他解决问题、铺平道路。家长如果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事事都要出马,生怕孩子做不好或者遭遇挫折,孩子是永远都长不大的。因此,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要一上来就帮孩子解决,鼓励孩子自己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孩子需要时才给予适当的帮助。这样才有助于孩子真正的成长。
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