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是针对义务阶段教育的孩子,政策实施以后,有一定成效,但不少家长还是比较焦虑,那么,双减之后家长该干啥?下面八宝网小编就带来介绍。
伴随“双减”政策落地,教培行业迎来历史性的改革。在半年里,不少的教培机构已经全面停止学科类教育培训服务。教培业也从成为“百万高薪“、“就业新宠”的代名词,迎来了“倒闭潮”。
在中央宣传部开展的“双减'政策态度”调查显示,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仍有87.0%受访家长感到焦虑,多数受访家长表示焦虑来源是自己能力有限,很难辅导好孩子。
家长和学生是否可以通过双减减轻压力?
按道理来说,力度如此大的双减政策,应该让家长和学生放心,不再焦虑。相关媒体在双减政策下发后,做了个数据调查,发现家长对教育的焦虑依然是存在的。只是不同的年龄段,家长焦虑的点不一样而已。
家长在教育上依然焦虑,集中在三个问题上:
从调查表的数据显示看,孩子的年级不同,家长焦虑的侧重点也不同,但是普遍焦虑的问题集中在以下三点:
第一家长担心如此减负,孩子的学习质量没办法保证
第二担心校外培训变成私教和讲师模式
第三担心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上课有所保留
双减政策的最终效果如何,还要看实施后才知道。家长对教育的焦虑能不能减轻,也是要看政策如何执行。个人认为,双减下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学生的出路问题,如果学技术和读书前途是一样的话,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当然,这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观念上变,唯学历论、对职业的偏见,这些观念不变的话,只怕再怎么去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都是没有用的。
“双减”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不是仅靠学校就能解决的,必须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部分学生“偷跑”“抢跑”,必然导致焦虑情绪蔓延,形成一人站立、全体起立的“剧场效应”。“双减”,需要家长、老师、培训机构、教育主管部门之间“协同减负”。
而“双减”政策的初衷,是“回归教育本质”。“双减”之后,孩子们有了大量课余时间,这也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家长将孩子的教育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同样会使“双减”效果大打折扣。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双减”工作所针对的,正是这个问题。正因为如此,国家对推进“双减”工作所下的决心之大、所采取政策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朱全中说,“双减”之后,家长要承担的角色和任务,需要认真思考。“双减”给了孩子和家长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家庭教育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家长要学会陪伴成长,在共度“亲子时光”中,更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在亲情中理性规划孩子的未来。
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