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是为了让孩子对死亡有正确的认知,在有限的生命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去珍惜身边人,那么,我们应该从小接受死亡教育吗?孩子问关于死亡的问题该怎么解释?下面八宝网小编就带来介绍。
不必刻意回避也不用过分强调,顺其自然的接受就好,生命才会得到珍惜!
很多时候我们将死亡这件事讳莫如深,但其实生与死从来都不是割裂开来的。人生总要面临分别,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死亡教育,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反而会让他们意识到珍惜当下、珍视每一段关系的重要性。死亡本身并不可怕,爱过的人总会永远被记住。
不管有没有接受正式的教育,其实每个人从小开始,或多或少都已经在经历或面对死亡的事情,有时是自己遭遇的危险,有时则是经历身边的人或说亲近的人死亡,又或者听到看到有关死亡的事件发生。
只是说,由于很多人或说传统观念上对死亡的忌讳,导致众人很多时候对死亡这件事常常讳莫如深、避而不谈,不想谈也不敢谈。所以,虽然经历了,也看到停到了,但是多数时候都会也不愿意去深究。有时会对离去的生命表达惋惜,有时也痛心不已,会痛苦,然后或许也会让一些想到要珍惜活着的日子,但也就仅此而已,对于死亡这个事实以及真实的意义,很少会有人深入去思考或真正去面对。
假若能够有正确的教育,让人认识并明白死亡的真相,也让人学会正视死亡,或许将能让多一些人思考怎么更好地过好这一生。
因为生命只有一次,而且在那不知道的将来,还不知什么事在等着死亡的人。那么,作为得到生命的人,理当要做一些准备,也当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意义有价值,才能不枉此生。
你不用太担心怎么向孩子解释。一个研究指出,大人只须要“用仁慈的语气向孩子说出真相”就可以了。请放心,要是孩子主动问你,这就显示他们能够接受你给的答案。
你可以怎么做?
善用合适的机会
如果孩子看见路旁有一只死了的鸟,或者家里养的小动物死了,你可以在这个时候跟他谈谈死亡的问题。比如,你可以问他:“动物死去后,它们还会痛吗?它们会冷、会饿吗?你怎么知道一只动物或一个人已经死了呢?”
原则:“凡事都有特定的时间,天下万事都有适当的时候。有静默的时候,有说话的时候”
解释时不要含含糊糊
如果你要告诉孩子某个亲人或朋友去世了,就要说得清楚,不要用“他走了”之类的委婉的话,否则孩子可能会误以为那个“走了”的人很快就会回家。你可以简单直接地说:“奶奶死了,什么都不能做了,我们也不能跟她说话了。可是,我们不会忘记她。”
原则:“每个人就都要对别人说真话”
消除孩子的忧虑
孩子可能觉得,自己的某种想法或所做的某件事,导致了亲友的死亡。与其单单说不是他的错,不如问问他:“为什么你觉得是你的错呢?”孩子说的时候要留心听,就算他的想法很幼稚也不要批评或取笑他。另外,年幼的孩子可能会以为死亡是会“传染”的,所以要告诉孩子他很安全,不用担心。
引导孩子说出心里的感受
你可以主动向孩子谈起一些死去的亲友,就算孩子不认识那个人也不要紧。比如,你可以说说那个亲友的一些往事和趣事,这样孩子就会明白,他们可以想起或谈到那些死去的亲友,不用忌讳死亡这个话题。可是如果孩子不愿意谈这个话题,也不要勉强,你可以等下次有机会时再说。
原则:“人心里的思想好像深处的水,明辨事理的人却能汲引出来。”
必须帮助孩子明白的事
如果一个亲友去世了,为了帮助孩子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要让孩子明白以下几点:
他很安全,不用担心自己会死。
如果你遇到什么不测,他不会被遗弃,其他家人和亲戚会照顾他。
人死后不会受苦。
去世的亲人不会被忘记。你可以说:“你再也见不到奶奶了,但你可以常常想起她。”
要记住,你什么都不说并不能减少他的恐惧,反而只会让他胡思乱想。
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