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浸泡的蘑菇别说经过简单的冲洗,就是用清水长时间浸泡,也不能完全把蘑菇身上的消毒液清洗干净,大量的有毒物质就被消费者吃进了肚子。
9月2日,郑州市质检部门在郑州市水产市场查获大量用次氯酸浸泡的蘑菇。这些蘑菇如同罐头一般被放入不同规格的塑料瓶中,四瓶一箱,每箱30元。种类繁多,有草菇、鸡腿菇、金针菇、猴头菇等近40个品种,产品销售覆盖郑州市许多饭店。
中国罐头工业协会理事长梁仲康告诉《北京科技报》,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杀死水里的细菌,所以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次氯酸虽然能防止蘑菇中的微生物生长,但一旦部分物质进入人体以后,由于它的强氧化性,对人体食道有腐蚀作用。此外,长时间食用含有次氯酸的食物还将会引起身体癌变。
在北京市场上,工商部门在近几年的检查中发现,有些生产者和经营者利用消费者图新鲜、爱漂亮的消费心理,使用某些化学物质对白色食用菌进行漂白、增白等“美容”,使蘑菇产品颜色好看,并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残留的毒质化学品严重影响了食用菌的质量安全。
“不仅如此,为了卖相好、延长"保鲜期",不法商贩除了使用"次氯酸"外还会使用荧光增白剂泡制蘑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食品专家告诉《北京科技报》,荧光增白剂是化工原料,经研究表明,荧光剂被人体吸收后,不像一般的化学成分容易被分解。
荧光剂一旦与人体中的蛋白质结合,想把它除去就非常不容易,除非通过肝脏的酵素分解,才能将它排出体外,如此无疑加重了肝脏的负担。万一身体有了伤口,荧光剂和伤口处的蛋白质结合,便会阻碍伤口的愈合能力。根据医学临床实验,还发现荧光物质的毒性如果累积在肝脏或其他重要器官,就会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
“最令人感到担忧的是这些蘑菇一旦入汤,消费者根本就无法辨别。”中国食用菌协会市场信息部许泽群告诉《北京科技报》,对长期浸泡的蘑菇别说经过简单的冲洗,就是用清水长时间浸泡,也不能完全把蘑菇身上的消毒液清洗干净,大量的有毒物质就被消费者吃进了肚子。
“中国的食品企业良莠不齐,导致一些小企业容易鱼目混珠。”梁仲康说,这些企业在食品安全上没有保障,并且也没有食品安全意识。
除此之外,梁仲康认为,进货方为了贪图便宜,而去选择进一些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蘑菇也是造成毒蘑菇泛滥的另一原因。他告诉记者,在国外对于蔬菜的管理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以及部门监管,而餐馆在使用任何一种食材时都会经过严格的审核,一旦在食用中食客发生中毒事件,除了餐馆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外,相关的质检部门也会受到连带的责罚。
为了杜绝“毒蘑菇”的危害,梁仲康建议,消费者要谨记购买新鲜的蘑菇,另外还可以到正规的超市选择有品牌的蘑菇罐头,而不是市场上低廉的塑料瓶包装的蘑菇。正规的蘑菇罐头是不允许添加任何防腐剂的,只需加热就能起到防腐的功效,因此它们是不存在食用隐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