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阴交保健的具体方法
三阴交保健的具体方法是:
1、按揉法
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压对侧三阴交,一压一放为1次;或先顺时针方向、再逆时针揉三阴交,持续5-10分钟。
2、叩击法
一手握拳有节奏地叩击对侧三阴交穴,20次左右,交替进行。
3、摩擦法
手掌擦热后摩擦三阴交穴,20次左右。
4、拔罐法
常法拔罐即可。经常拔三阴交穴,可调补精血。
5、艾灸法
体质虚寒者,可以用艾条“灸”三阴交,每次10左右,以局部温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女性体质虚寒者长期坚持可调经及防治妇科病症,强壮身体。此外临睡前灸还有助眠的作用。
坐在椅子上,挺直脊背,坐姿端正,屈膝成直角,用手指分别按压两条腿三阴交穴,每次15分钟以上。提示:如果感觉手指按揉比较累,可用经络锤敲打,或者用筷子头按揉,也可达到相同效果。
三阴交取穴方式已经为大家讲解到此,取穴是非常重要的步骤,正确的穴位选择要进行疾病医治,同时也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三阴交穴可以治疗的疾病是很多的,患者可单独的取穴,也可以配合周围的穴位,而患者在使用穴位治疗时还要选择治疗的机构,防止穴位判断错误,对身体会有危害,治疗时还会伤害到皮肤等。
二、揉“三阴交”健脾补肾
三条阴经指的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脾统血液,肝藏血行气,肾藏精,三阴交最终归属于脾经,但是因为和另外两条经脉的特殊关系,所以经常按揉三阴交这个穴位,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另外还有安神、促进睡眠的效果。
1、中午11点:按揉三阴交健脾
三阴交是脾经的经穴。脾最大的功能之一是能够把人体的水湿浊毒运化出去。每天中午11点,脾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能把身体里面的湿气、浊气等排出去。皮肤之所以有湿疹、荨麻疹、过敏等疾病,很多时候都是体内的湿气、浊气在捣乱。只要按揉三阴交,把这些讨厌的“调皮鬼”赶出去,皮肤就能恢复光洁细腻了。另外,三阴交还能调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对中年女性白带过多、子宫下垂等病情的恢复也有不错的效果。
2、晚上5~7点:按揉三阴交补肾
人体的任脉、督脉、冲脉这三条经脉的经气都同起于胞宫(子宫)。每天晚上5~7点,肾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每条腿的三阴交穴各15分钟左右,能保养子宫和卵巢,促进任脉、督脉、冲脉的畅通。而且通过补肾,对中年女性提升性欲有很好的疗效。
3、晚上9~11点:按揉三阴交畅三焦
如果想在40岁之后,还能保持脸部光洁、胸部不下垂,除了饮食规律外,还要经常在晚上9~11点左右,三焦经当令之时,按揉两条腿的三阴交各15分钟,能帮助调理月经,祛斑、祛痘等。因为三焦是人体气血运行的大通道,要想各个器官得到气血滋润,三焦通畅很重要。不过,要坚持每天按揉,一个月后才能看到效果。
按摩手法:按摩时一只手的4根手指握住足外踝,大拇指屈曲垂直按在三阴交穴上,以拇指端有节奏地一紧一松用力按压,适当配合按揉动作,使之有阵阵酸胀麻感。做完左侧三阴交按摩,接着再做右侧。如果想要更简单些,那么也可以不讲究手法,只是平时坚持按一按,揉一揉,有条件的拿艾条灸一下,或者用经络锤敲打,甚至用筷子头按揉,虽然需要的时间相对长一些,但只要坚持,就会感觉到按揉三阴交带来的独特效果。
三、三阴交穴的位置与功效主治
1、位置
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在内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医学入门》:“骨后筋前”。
2、功效
补脾土,助运化,通气滞,疏下焦,调血室精宫,祛经络风湿。
3、主治
古代记述:月经不调,不思饮食,腹胀肠鸣,能近怯远,上睑下垂,睑缘炎,脾胃虚弱,心腹胀满,肠鸣溏泄,痔疾,食不消化,食后吐水,脾病身重,四肢不举,妇人症瘕,崩漏,带下,经闭,不孕,妊娠胎动,难产,死胎,胎衣不下,产后恶露不行,血晕,梦遗失精,阴茎痛,小便不利,遗尿,白浊,疝痛,足痿,足下热,痹痛,臁疮脚气,小儿客忤,手足逆冷,湿痹不能行,膝内痛,胫痛不能久立,心悲,癫疾,喉痹,项颈满,肺胀痰嗽不得卧。
近人报道:泌尿生殖系疾患,子宫出血,带下,睾丸炎,急慢性肾炎,癃闭,淋病,肠疝痛,阳萎,遗精,遗尿,急慢性肠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高血压,失眠,湿疹,荨麻疹,皮肤骚痒,糖尿病、神经官能症,中毒性消化不良,滞产。
四、挑刺三阴交与大肠俞治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甚至用泻药、栓剂或灌肠才能排便的一种病证。虽然便秘应属慢性病,但也有急症来诊者或者慢性秘结加重者。本病多有大肠积热,气滞不通,寒凝郁结,阴阳气血亏虚,药物副作用等多种因素,使大肠传导功能失调,从而引起大便秘结。
1、辨证要点
1.阳明热秘大便干结不通,面红身热,口干心烦,口臭喜冷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黄躁,脉滑数。
2.气滞便秘腹中胀满,嗳气频发,欲便不下,情志不遂加重,纳减食少,口干口苦,苔薄微腻,脉弦。
3.气血亏虚大便不秘,便后乏力,神疲气短,舌质淡,苔薄,脉虚细。血虚者,面色无华,唇舌色淡,脉细无力。
4.寒凝秘结大便困难,小便清长,畏寒喜暖,舌淡苔薄白,脉沉迟。
2、治疗要点
1)治疗原则:调理肠胃,行气通便。
2)单穴:第一穴:三阴交穴,适于气血虚秘,气滞秘结证型。
第二穴:大肠俞穴,适于阳明热秘证型。
3)治疗方法:用毫针和三棱针挑刺治疗。
3、操作方法
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
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3寸不锈钢毫针,直刺三阴交穴,1~1.5寸,得气后,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捻转。每10分钟捻转1次,捻转3~5次,每日治疗1次,治疗10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
大肠俞穴,在第四腰椎下旁开1.5寸,皮肤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挑刺,刺入大肠俞穴,并直至挑出肌肉纤维数根后,用消毒棉球擦净血迹后,外敷云南白药创可贴固定,隔1~2日挑刺治疗1次,一般挑刺治疗5次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