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奶蛋白质过敏症状有哪些
由于婴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肠胃屏障功能差,一些蛋白质不经消化即被肠道吸收,会对机体产生刺激,导致过敏症状。同时,过敏也与遗传因素有关,父母是过敏体质的孩子更容易对牛奶蛋白过敏。另外还有一些过敏情况与妈妈的饮食有关系的,极少部分孩子甚至会出现对母乳蛋白质的过敏反应,要求母亲进行特殊的饮食管理。
此时要远离过敏源饮食,限制牛奶、鸡蛋、鱼、花生以及坚果类等带有致敏因子的食物摄入。对于高危险群婴儿,六个月以后才开始食用固体食物,一岁以后才开始食用乳酪制品,两岁以后才开始吃蛋,三岁以后才开始食用花生、核桃、以及鱼类。
普通配方奶粉的蛋白分子过大,症状会有轻度皮炎、湿疹、溢奶、哭闹、奶瓣、胀气等症状。奶粉过敏的婴儿,轻则可表现为湿疹,重则表现为拒奶、呕吐、腹泻、腹痛、腹胀、粪便中带血,甚至生长发育迟缓。这主要是因为牛奶中的某些蛋白质,如酪蛋白,是常见的过敏原。
此时要换奶粉,对普通的配方奶粉过敏,应及时给宝宝更换成防过敏奶粉。若经证实为牛奶蛋白过敏者,可以使用“抗过敏配方”或“黄豆蛋白配方”而获得改善。有高度家族过敏史的过敏高危险群宝宝,可以经由完全喂哺母乳或“抗过敏配方”而降抗过敏的发生机率;使用“部分水解配方”,也可能有类似的效果。
上文中明确介绍了牛奶蛋白质过敏症状有哪些,宝宝们年龄还小,身体正在发育阶段,很多时候对一些敏感的物质成分都是不耐受的,此时就很容易出现过敏、上吐下泻等状况,因此家人们在孩子的饮食问题上还是要认真对待的,不可疏忽大意。
二、如何发现牛奶蛋白过敏
如何发现牛奶蛋白过敏
一般在临床上,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包括3个部分:
牛奶蛋白摄入史
这包括孩子是否用配方奶喂养,妈妈饮食中是否包含牛奶,以及奶制品(注意有许多饼干、蛋糕等均含有牛奶蛋白)。
过敏症状体征
例如皮肤湿疹;出现不明原因的呕吐、腹胀腹泻、便秘,肠绞痛明显,甚至大便带血;呼吸道症状,宝宝频繁出现不知原因的咳嗽、打喷嚏等感冒样症状,严重的还会发生哮喘。部分宝宝会出现自我保护性的“拒乳”。
食物回避加激发实验
当宝宝摄入牛奶蛋白后有上述反应,但停掉不吃后症状有好转,表明回避实验阳性。回避实验阳性之后再摄入牛奶蛋白,症状又出现了,表明激发实验阳性。
通俗地讲,即当我发现宝宝出现腹泻便血后,还出现夜间肠绞痛明显,同时不断增多湿疹样皮疹。所以我考虑可能是肠道过敏,于是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同时,换用深度水解奶粉补充不足的奶量,还让妈妈严格避食含有牛奶、鸡蛋、海鲜鱼虾、大豆以及坚果类的饮食。数天后宝宝症状好转,同时逐渐添加可能性小的食物(像大豆、淡水鱼),然后是鸡蛋和牛奶。最后我把元凶定在了牛奶蛋白上。
三、宝宝症状何时才能改善
宝宝症状何时才能改善
一般立即出现反应的过敏症状,妈妈只需要持续3~6天的回避。而如果是迟发型的过敏反应,妈妈回避牛奶蛋白需要持续14天。
怎样进行回避激发试验
如果出现以上反应,且妈妈避食牛奶后,宝宝的症状没有任何改善,那么可能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是错误的,应继续寻找其他食物导致的过敏或者腹泻可能的原因。如果妈妈避食后孩子症状消失或好转,之后妈妈可再次进食牛奶蛋白,继续吃奶制品。若宝宝过敏症状再次出现,表示牛奶蛋白过敏可确诊。
哪些食物是致敏凶手
食物过敏原存在一定的地域特点,这可能与遗传、文化和饮食习惯有关。根据一些调查发现,对于两岁以内的儿童,最常见的过敏原是鸡蛋,其次为牛奶,其后依次为虾、鱼、花生、大豆、燕麦及橘子等。而国外儿童最常见的两类过敏原与我国儿童相似,也是牛奶和鸡蛋,花生过敏率则排在第三位,我国儿童对于花生过敏相对较低。法国芥末过敏多见,新加坡燕窝过敏比较常见,西班牙及葡萄牙鱼过敏较为多见。所以,第一种给婴儿引入的辅食应是易于消化而又不易引起过敏的食物,通常是谷类,其次是蔬菜和水果,而应避免过早添加以上容易过敏的食物。
四、妈妈的饮食应注意什么
妈妈的饮食应注意什么
要仔细甄别生活中含有牛奶蛋白的食物。牛奶、酸奶、奶酪自不必说,还有很多饼干、糕点等,在制作过程中可能添加牛奶蛋白。购买食品前应先阅读食品配料表,避免不经意的摄人。
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往往同时会对鸡蛋及大豆过敏,所以妈妈在饮食添加上要格外小心这些食物。
美国医学研究院推荐的哺乳期女性膳食钙摄入量如下:14~18岁为每天1300毫克,19~50岁每天1000毫克,以及维生素D600国际单位。避食奶制品期间,钙摄入可能会不足,每天应通过一些钙和维生素D的复合制剂补充。
牛奶蛋白回避通常需持续3~6个月。
母乳不够怎么办
对于母乳不足的情况,除了妈妈要避食牛奶蛋白以及其他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外,还可以添加氨基酸奶粉或者深度水解奶粉,注意有不到10%的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不能耐受深度水解配方,故在最初使用时,应注意有无不耐受表现。如果不能耐受深度水解奶粉,则要换用氨基酸奶粉喂养。牛奶蛋白回避通常需持续3~6个月,在决定是否恢复常规饮食前,应由儿科医生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