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尚健道网

首页 > 膳食 > 食材选购  >  详解如何挑选优质竹笋 食用竹笋的注意事项具体有哪些

详解如何挑选优质竹笋 食用竹笋的注意事项具体有哪些

06-06 有什么 营养价值 我要评论

一、如何挑选优质竹笋

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竹笋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铁、磷、镁等无机盐和有益健康的多种氨基酸;纤维素含量高,其在肠内可以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增加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减少与高血脂有关疾病的发病率;并含有多种可以防癌的多糖物质,是一种理想的保健美容食品。

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挑选。可以通过看笋壳、笋肉、笋节来辨别新鲜笋子的好坏。外壳色泽鲜黄,或淡黄略带粉红,笋壳完整,紧贴笋肉,饱满光洁的是嫩笋,笋肉颜色越白则越脆嫩,笋肉黄色者质量次之,绿色的则质量较差,不过也要注意过分鲜亮的要小心是硫磺熏制的。最后看笋节,鲜笋的节与节之间越是紧密,则其肉质也就越为细嫩。

怎样挑选竹笋比较好,看着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都知道怎么样才可以让自己能够吃到美味又营养的竹笋了吧,竹笋对于人们的好处是非常多的,所以人们在采购竹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样就能更好的品尝到了新鲜的食物,希望我们的介绍能够给各位带来帮助。

二、食用竹笋的注意事项具体有哪些

竹笋虽好,但是食用不当会引起身体不适哦。对于一些特殊体质的朋友来说,食用竹笋过量也可能会引发疾病或是加重病情。所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食用竹笋的注意事项具体有哪些吧!

1、食用前先用开水焯过,尽量将笋中的草酸去除。

2、忌与鹧鸪肉同食,以免发生头痛和咽喉脓肿。

3、竹笋性寒,故尿路、胆结石患者以及脾虚、肠滑者慎用。

4、肾炎、肝硬化、肠炎者、低钙、骨质疏松、佝偻病人慎食;儿童不宜多食。

5、不可多食,食用过多易诱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皮炎等。小儿应少量吃点春笋,老人吃笋一定要细嚼慢咽。

6、竹笋含较多的粗纤维,容易使胃肠蠕动加快,还对胃疡、十二脂肠溃疡、胃出血患者极为不利,对于慢性胃肠炎病也不易康复。

存储方面:

不宜去壳保存,避免风吹日晒,以防肉质变硬,失去清香的风味。其他存储方法:

1、将买多的鲜笋去皮切成段(每段为一次食用量),放入开水煮熟,然后放凉分开放入保鲜袋里冷藏,随吃随取。

2、买回竹笋后在切面上先涂抹一些盐,再放入冰箱中冷藏。可以保存更久一些。

三、竹笋有什么的营养价值呢

雨后春笋,长势迅猛,春笋在温润的空气里探出了头。到了清明节前后,就会有一大批新鲜爽嫩的竹笋上市,竹笋在我国是自古有之,并被奉为“菜中珍品”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那么究竟这个竹笋有什么的营养价值呢?马上为大家详解。

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其中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比白菜高出一倍多,并含有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等,对人体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

另外在中医上,竹笋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不仅能清热化痰、益气养胃,还有去积食,防便秘的作用。同时,它还是低热量、低脂肪的食物,对于有游泳圈的肥妹来说,那可是减肥佳品呢。

又是一年吃笋时,你还在垂涎竹笋的美味吗?那么美味又有健康的美食,还等什么?赶紧去买回来制作竹笋大餐吧!

四、竹笋到底怎么做好吃呢

竹笋不但可以腌制成酸辣的竹笋干来搭配菜肴,还可以直接以新鲜竹笋的脆甜口味来凉拌、煎炒、炖汤等,一般情况下,因为新鲜竹笋的口感更为酸脆,营养也更为丰富、清香鲜美,所以我们总是更愿意选择新鲜竹笋来做成美味佳肴。那么,竹笋到底怎么做好吃呢?

1、竹笋不能生吃,单独烹调时有苦涩味,味道不好,但将竹笋与肉同炒则味道特别鲜美。另外,也可以将竹笋连皮一起放在淘米水中,加入一个去籽的红辣椒,用小火煮开后熄火,让它自然冷却,再取出来用水冲洗,涩味就没了。

2、竹笋的吃法多种多样,素有“荤素百搭”的盛誉,它一经与各种肉类烹饪,就显得更加鲜美,可做汤、烧菜、凉拌、炒菜、做馅等,能做出许多美味佳肴。如竹笋鲫鱼汤,竹笋烧猪肉,竹笋煮白粥,还把竹笋制作成笋干、玉兰片及罐头等。

3、水煮竹笋时,加放少量芝麻酱,不仅易软烂,而且芳香可口。

4、竹笋食用前应先用开水焯过,以去除笋中的草酸。

5、近笋尖部的地方宜顺切,下部宜横切,这样烹制时不但易熟烂,而且更易入味。

6、竹笋各个部位鲜嫩程度不同,可分档食用,各具特色。如嫩头可用来炒食;中部可切成笋片,炒、烧或作为菜肴的配料;根部质地较老,可供煮、煨、以及与肉类一起烹汤,还可放在坛中经发酵制成霉笋,炖食别有风味。

    分享:

    微信

    发表评论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搜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不作为权威解答。

    微尚健道养生网搜集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包括男性健康、女性健康、健康睡眠常识、急救常识、养生保健知识等各种健康小常识大全。学会健康养生之道,享受健康美好生活,健康快乐生活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