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五类药最易滥用复方感冒药儿童谨慎服用
近期,美国《预防》杂志与《印度时报》总结了几类最容易滥用的药物。在我国,下面五类药物也应当格外留心。
复方感冒药。复方感冒药多含有伪麻黄碱、对乙酰氨基酚、右美沙芬等成分。一般来说,复方感冒药仅需服用一种,有些人为了追求快速起效,可能会几种一起吃,这样很容易导致药物过量,增大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伪麻黄碱能收缩血管、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升高血压、增加心输出量,有一定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过量服用容易出现焦虑、头痛、失眠、心悸、血糖升高等症状,还能诱发心绞痛的发作,严重者甚至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一般情况下,对乙酰氨基酚成人用量一天不能超过4克,否则存在肝毒性风险,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等特殊人群。服药前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不可自行增加剂量和频次。老年人、儿童、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抗菌药。有些人一感冒或者拉肚子,咽喉有炎症就自行服用抗菌药,这样其实是错误的。一般情况下,只有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拉肚子等,服用抗菌药才有效。抗菌药物滥用和过量使用同样可引发各种不良后果,如诱发细菌耐药、导致二重感染、损害人体器官等。所以,出现拉肚子、咽炎等症状时,最好经过医生的明确诊断,确实属于细菌性感染时才使用抗菌药,不可盲目自行使用。
抑制胃酸药。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抑制胃酸的药物,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症。使用此类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按说明书剂量及疗程服用,不可过量滥用,以免出现低镁血症、骨质疏松和认知障碍等不良后果。需长期服药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定期检查血钙等相关指标,必要时采取换用其他药物、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等手段,来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止咳水。常见的止咳水可能含有可待因等成分。可待因是成瘾性中枢止咳药,如果长期、大量、连续使用可导致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瘾”症状,不仅损害人的身体健康,还可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此类止咳水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剂量和疗程服用,不可滥用。
抗过敏药。特非那定、阿司咪唑、氯雷他定、氯苯那敏等抗过敏药,主要用于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一般来说,连续服用同种抗过敏药,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月,否则可能引起耐药,使药效下降,其毒性作用也会“积累”。因此,服用超过一个月就需换用其他类型药物或采用必要时用药的方法,来代替常规的定时服药。关节痛、高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应直接就医,不要自行服药。此外,特非那定、阿司咪唑等抗组胺药物可引起心律失常,阿司咪唑可引起体重增加,氯苯那敏可引起中枢抑制等副作用。而滥用抗过敏药则可增加此类副作用的发生率。特别是需要开车、高空作业的人,则应选择中枢抑制轻或无的抗过敏药,以免发生意外。
还需提醒的是,患者应当严格按照要求的用量、使用时间来服药。出现不良反应,应当马上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量或更换种类。
篇二:居家必备哪些儿童用药?
最近天气多变,宝宝抵抗力差,容易出现感冒、腹泻、咽炎等小状况。考虑到上医院看病费时且环境充斥着各种病菌,不少妈妈选择在家中常备儿童用药来应对。不过,有的新手妈妈陷入了药品“选择困难症”中:家用必备哪些儿童用药?就此,记者昨日采访了儿科专家。
可常备发烧感冒止泻止咳药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谭小华建议家长,平常家里可以准备普通的感冒用药。当小朋友有感冒鼻炎、呼吸道感染的情况,要对症用药,使用伪麻美沙芬滴剂或美敏伪麻溶液,另外还可选用一些中成药,如:金银花制剂,小柴胡制剂。“宝宝发烧时,尽量采取物理降温,冰敷胳肢窝、脖子旁,或者多喝水,泡温水浴。”谭小华称,如果体温超过38.5℃,可用药物退烧,应选择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此外,小朋友还容易出现腹泻、腹疼、便秘、呕吐等消化道疾病症状。谭小华建议,这时候可以准备补充有盐分、水分的药,止泻药就用蒙脱石散。“儿童食滞、胃肠消化不良则可以用益生菌、双歧杆菌、双歧杆菌制剂,再小一点的宝宝(处于母乳喂养期)可以用枯草杆菌类和复合的维生素B。中成药可选藿香正气丸、保济丸。”谭小华称。
如果小朋友喉咙沙哑,建议选择有清热功效的清开灵、蓝芩、甘草等。谭小华还表示,“儿童咳嗽痰多,要用化痰药,有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特罗、氨溴索、必修平、甘草制剂、枇杷露、橘红痰咳液等。”
如果宝宝出现睡眠不宁的情况,不提倡使用药物。谭小华提醒,“如果是睡眠习惯问题或者精神紧张问题,就需要家长的引导教育,一般不提倡用药,最好做睡前准备、睡前教育,也可采用音乐疗法,睡眠暗示法。”
在药品外观注明开封时间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司徒冰指出,绝大多数药品都很容易受光线、湿气和热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因此,药品保存的首要原则就是避光、避湿、避热。药品开封后,最好能放在干燥箱内,禁止放在浴室、厨房、冰箱内,除非是说明书要求或药师强调需要冷藏的药品。
值得提醒的是,药品开封后的使用期不等于有效期,所以最好尽快服用,不要长期存放。若无法在短时间内服完,请在包装上注明开封时间,以便下次服用时清楚知道该药物是否超过使用期限。如果服用了变质药品,非但不能起到治疗作用,还可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危害。
篇三:按剂型选退烧药,儿童选什么剂型?
按剂型选退烧药种类避免重复一天别超4次
为方便不同人群使用,药物有不同剂型。退烧药有口服固体剂型(片剂)、液体剂型(混悬剂)和外用栓剂,选用时有几个诀窍。
首先要明确,发热是人体的自我防御机制,一般体温低于38.5℃时不需用退烧药,可用温毛巾擦拭等物理疗法,同时适量多喝水。只有当体温高于38.5℃或体温低于38.5℃但精神状况较差、身体明显不适时,才可选用合适的剂型的退烧药。
吞咽能力好的成人选片剂。口服片剂服用最为方便,一般适用于吞咽能力正常的各年龄段的人群,但孕妇除外。服用这类退烧药时,应遵医嘱或按说明书推荐剂量,不可擅自增量或短时间内重复用药,以免产生胃肠道副作用,伤害肝脏。由于儿童用药常需要根据体重进行剂量调整,与液体退烧药相比,片剂这方面稍显不便。
儿童选混悬剂。常用的口服液体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和布洛芬混悬剂,多用于儿童,剂量易调整。服混悬剂时,应先摇匀,以防止药物分布不均,造成剂量不准。用后将滴管清洗干净,以防滴管堵塞或造成下次取用不准。液体退烧药开封后,应拧紧瓶盖并放冰箱冷藏(2℃-8℃)保存,开封超过半年后药效多会降低,应当及时更换。
不能口服可用栓剂。外用退烧栓剂有对乙酰氨基酚栓、布洛芬栓、吲哚美辛栓、阿司匹林栓等,儿童退热时应选对乙酰氨基酚栓或布洛芬栓。退热栓剂的优点是对服药后易呕吐、吞咽困难、昏迷的患者,哭闹不愿服药的儿童仍可给药,并可降低药物对胃部的刺激性等。但其缺点在于剂量不易调整、给药不方便,多次用药还会刺激肛门、易引起腹泻等。此外,有人认为栓剂就不伤肝,其实虽然塞药较浅(距肛门口约2厘米)时,会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但之后还是会通过血液循环到肝脏,只要用过量,也会伤肝。
需要提醒的是,退烧时应尽量只选一种退烧药,用药间隔一般为6~8小时,最少不低于4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复方感冒药多含退烧药成分,应避免重复用药。短时间重复多次用退烧药或单次大剂量用药,往往会引起大量出汗导致脱水、虚脱,并可能加大毒副作用。退烧药仅可治标,并不能根除引起发热的病因,连续服药3天后如仍有发热症状,应及时就医。